
新文推薦
近視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間的因果關系:一項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
Association between myopia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點擊英文標題可直接瀏覽、下載論文)
Jinyi Xu, Shengsong Xu, Xiao Wang, Chuqi Xiang, Zhenbang Ruan, Mingxin Lu, Liying He, Yin Hu*, Xiao Yang*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近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楊曉教授研究團隊在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Practice and Research”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myopia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的研究論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徐贐祎博士、許晟嵩博士和汪瀟碩士為論文第一作者,楊曉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01
論文導讀
Highlight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導致視力喪失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其很有可能會發(fā)展為不可逆的中央和周邊視力損害。因此,探究其潛在風險因素對于早期診斷和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糖網的危險因素尚未完全明確,其中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是否與其存在因果關系仍有爭議。既往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可能受限于樣本量較小、存在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關系等的干擾。
本研究首次采用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究了近視和高度近視對糖網及其三種臨床表型(包括背景期、重度背景期、增殖期)以及未分型糖網和糖尿病性黃斑病變的因果效應。此外,本文進一步分析了等效球鏡度、角膜曲率和眼軸在該因果關系中的潛在作用機制。
本研究從英國生物數(shù)據(jù)庫(UK Biobank)、芬蘭基因數(shù)據(jù)庫(FinnGen)、成人健康和老齡化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GERA)隊列等大規(guī)?;蚪M關聯(lián)研究中獲取了近視和糖網的遺傳變異數(shù)據(jù)。利用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分析,以逆方差加權(IVW)方法作為評估因果關系的主要方法,并結合敏感性分析和因果關系方向檢驗,全面地探索了歐洲整體人群中近視和糖網的因果關系。
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包括:
1. 近視和高度近視均顯著增加糖網(近視:OR=1.133, 95%CI: 1.070–1.201, P= 1.91×10?5;高度近視:OR=1.107, 95%CI: 1.051–1.166, P=1.39×10?4)和增殖期糖網(近視: OR=1.182, 95%CI: 1.088–1.285, P=8.31×10?5;高度近視:OR=1.163, 95%CI:1.088–1.244, P=8.76×10?6)的風險。
2. 眼軸與糖網顯著相關,而等效球鏡度和角膜曲率均與糖網無關,提示眼軸增長可能是近視促進糖網風險增加的關鍵機制。
3. 多種敏感性分析和因果關系方向檢驗確保了結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首次通過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揭示了近視和高度近視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尤其是增殖期糖網的顯著因果效應,并進一步明確了眼軸增長在其中的關鍵作用。這一發(fā)現(xiàn)提示,近視防控,特別是眼軸控制,可能有助于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和進展,為糖網的早期預防和干預提供了新的思路。
02
論文圖表
圖1. 近視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果關系的孟德爾隨機化研究流程圖
圖2. 近視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果關系的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關聯(lián)性分析結果
(更多圖表請見原文)
引用本文
1. Xu J, Xu S, Wang X,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yopia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Adv Ophthalmol Pract Res. 2025;5(1):32-40. https://doi.org/10.1016/j.aopr.2024.10.003
03
作者介紹
通訊作者
楊曉,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屈光與青少年近視防控科主任,眼病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PI,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國女醫(yī)師協(xié)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總會理事,中國健康管理協(xié)會接觸鏡安全監(jiān)控與視覺健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近視防控與角膜塑形學會中國首批專家委員(Fellow of IAOMC),廣東省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 屈光與視覺康復學組組長,廣東省首批杰出青年醫(yī)學人才。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骨干,主持廣東省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等10余項省部級課題。成果發(fā)表在Ophthalmology、JAMA Ophthalmol、Am J Ophthalmol 等國際一區(qū)期刊。參與青少年近視機理和防控的系列研究及應用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作者
徐贐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在讀八年制眼科學博士,主要從事公共數(shù)據(jù)庫挖掘及屈光不正的發(fā)病機制相關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在Geroscience、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等期刊發(fā)表論文。
文編 | 徐贐祎
編排 | 丁思敏
審核 | 王凱軍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