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世界知名眼科雜志——英國The Ophthalmologist公布了2023年度“世界最具影響力眼科人物100強”,在全球范圍內引起高度關注。來自歐洲、美洲、亞洲、澳洲等20多個國家的100位眼科學者入選并獲此殊榮,其中有6位中國眼科學者入選。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院長、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繼今年2月榮獲“亞太地區(qū)眼科最具影響力人物10強”后又一次榮獲重量級國際榮譽,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眼科人物100強”,在全球再次展現(xiàn)了我國眼科學界的風采和影響力!《國際眼科時訊》有幸采訪到姚克教授,就獲獎體驗、個人成長感悟作了詳細表述,并對眼科學既往十年及未來十年的發(fā)展作了總結與展望。
榮譽等身、初心如磐
勤勉奮進、更上一層
“能夠入選2023年度‘世界最具影響力眼科人物100強’榜單非常幸運,也感到很光榮。這是國際眼科界對我本人工作的高度認可,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有 6 位專家進入榜單,也是國際眼科界對中國眼科快速發(fā)展的高度認可?!眲倓偒@獎的姚教授表示,對于排行榜,尤其是國際排行榜,總體上反映了國家在這個領域的軟實力,我們要重視;但對于個體來講,不必沾沾自喜,進入百強榜單,意味著登上了更高的山峰,眼界更為寬廣,同時頭腦需要更加清醒,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繼續(xù)保持努力。優(yōu)秀的專家分很多類型,有的擅長基礎科研或臨床科研,有的擅長演講和寫書,有的是臨床上的“武林高手”,對某個亞??粕踔潦菍δ撤N疾病、某種手術特別擅長,將這些術業(yè)有專攻的專家組成團隊、凝聚為一體,我們才能戰(zhàn)無不勝,我國眼科方能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
“興趣”和“好奇心”—— 對工作與科研永葆熱忱的原動力 “興趣”和“好奇心”是永葆熱情和青春的原動力。姚教授的父親也是一名眼科醫(yī)生,他小時候最喜歡圍在父親身邊轉,做動物實驗的助手,在此過程中對醫(y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選擇走上醫(yī)學的道路。而姚教授的其他兄弟,則根據(jù)各自的興趣分別選擇了基礎研究、計算機等領域。由此可見,興趣是人們作出選擇的重要動力,那如何永葆興趣就是如何對工作和學術保持熱忱的奧秘所在。 從自己初入行學習白內障手術開始,姚教授便一直對白內障手術技術的發(fā)展懷揣好奇之心。他初次出國時,我國囊內/外白內障摘除手術剛剛起步,然而此時國外已經(jīng)通過3mm切口施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手術。好奇心之下,姚教授思索,在現(xiàn)有條件下能否將晶狀體破成兩半,分別取出來,這樣手術切口可以從原先的9~10mm縮小到5~6mm。隨后中國也逐漸開始引入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中國的白內障手術醫(yī)師剛剛進入到超聲乳化的學習曲線當中。然而彼時的超聲乳化手術亦有缺憾,即使通過3mm較小切口完成了手術,在植入人工晶狀體時又要將切口擴大到6mm。在此背景下,我國又很快引入折疊式人工晶狀體,成功完成了3mm切口的超聲乳化白內障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隨著技術進展,白內障手術越來越微創(chuàng)、切口越來越小、效果越來越好,白內障手術步步革新,終于從防盲手術轉變?yōu)榫珳实那庑园變日鲜中g,如今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FLACS)促使白內障領域的發(fā)展又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代表著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白內障手術技術,締造了以往無法想象的美好視界。 在科研領域,姚教授也是以“興趣”和“好奇心”驅動團隊堅持不懈探索。前些年干細胞的研究興起,人們發(fā)現(xiàn)干細胞可以誘導分化為皮膚、骨頭甚至動物的耳朵等,那其是否可以應用于白內障的研究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姚教授帶領團隊采用荷包蛋法,利用干細胞誘導出雙凸透明的晶狀體,但如何將其放入眼內發(fā)揮正常的功能?同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姚教授嘗試能否利用干細胞技術將其直接植入囊袋內,利用特殊技術干預,生長出一個內源性干細胞誘導的晶狀體。目前該技術在逐步成熟,團隊已經(jīng)設法在動物模型中誘導原位晶狀體再生,再生晶狀體的厚度達到其自然狀態(tài)的 80% 以上,具備屈光功能,為白內障的治療帶來新的思路與方向。 由此而知,好奇心和興趣是姚教授也是每個科研人員對臨床、對工作保持熱忱的原動力,更是促使臨床和科研工作不斷進步的催化劑。
從初出茅廬到享譽世界, “三不”人生格言伴隨終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堅定的信念,指引和鼓勵自己前進。姚教授信奉的座右銘可簡單的概括為“三不”: 不做保守的人。當一項新技術出現(xiàn)時,自己已經(jīng)熟練掌握舊技術,選擇擁抱還是排斥,是檢驗一個人是否保守或是否還能進步的標準。不做保守的人,是一個人進步和前行的動力。如ECCE 轉變?yōu)镻haco,單純Phaco向 FLACS 轉變,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向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轉變——這三個階段的進步,促使白內障手術從防盲手術轉變成精準屈光性白內障手術,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不做孤軍奮戰(zhàn)的人。在科技快速發(fā)展、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管是臨床探索或是基礎研究,靠單打獨斗不可能走到科技的前沿。一個人掌握技術,一年最多能服務幾千例患者,而一群人掌握技術,將服務全國成千上萬患者。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成立之初僅十位眼科醫(yī)生,其中一兩位骨干醫(yī)生外出開會,工作幾乎要停頓。如今發(fā)展到近六百人的??漆t(yī)院,掌握技術者眾,每年有近百萬患者來院就診治療,極大拓展了百姓福利。這般技術的傳授,又可以反過來推動醫(yī)院吸取新的技術,從而得以長遠發(fā)展和進步。 不做曇花一現(xiàn)的人。迄今為止,姚教授已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前段時間姚教授剛剛獲得了“亞太地區(qū)眼科最具影響力人物10強”、2023年中國高被引學者,這次又獲得“世界最具影響力眼科人物100強”?!?榮譽越多,愈覺使命加身,愈要勤勉盡責”,姚教授表示,他始終信奉“不做曇花一現(xiàn)的人”這句座右銘,這是人生進步的助推器,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將堅定不移、持之以恒,永不停止奮斗的腳步。 從初出茅廬到享譽世界的眼科大師,姚教授時刻以“三不”人生格言激勵、警誡、提醒自己,為眼科學作出一個又一個貢獻。
擁抱新技術,以寬廣的視野 和胸懷與時代同行 本次評選活動特別關注候選者“在眼科領域近十年的卓越成就和影響力”,近十年來,姚教授在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領域給予大量的關注,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中國眼科在該領域享譽、引領全球。姚教授娓娓道來在該領域的探索與發(fā)展歷程。 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由人工智能與激光融而為一體,是目前白內障手術領域最新的技術。這項新技術問世時,大家不禁思考,該如何對待這項新技術,擁抱還是排斥?現(xiàn)在的白內障手術新技術不似過往那般顛覆式的大跨越,而是在小步革新。對于一些高年資的白內障手術專家而言,他們手術技術非常成熟,成功率也非常高,飛秒激光除了撕囊、劈核之外,還有哪些折服人的優(yōu)勢呢? 初識該新技術,姚教授以擁抱的心態(tài)接納了飛秒激光。從最初的嘗試與擔憂、困惑,到想方設法解決遇到的困難,一步步摸索,逐漸掌握了飛秒激光的使用技巧,也通過長期的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研究深入,飛秒激光在硬核、乳白障等復雜白內障手術當中的優(yōu)勢逐漸被發(fā)掘,在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臨床應用中的強大輔助作用亦逐漸顯現(xiàn),廣受臨床醫(yī)患的歡迎與信任,手術量逐年上漲。十年磨礪寶劍成,如今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是世界上采用飛秒激光新技術手術量最多的團隊,2022年完成了5200例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發(fā)表相關論文16篇,居世界首位。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也正是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逐漸發(fā)展壯大,中國眼科從跟跑國際、并跑國際到引領國際的緣由所在。
百舸爭流千帆競,未來十年, 視界誰主沉浮? 瞬息萬變的視界,有著無盡的機遇和挑戰(zhàn)。當下很多眼科先進技術已在孕育當中,潛藏無限力量與價值。未來十年,眼科領域“誰主沉浮”?姚教授結合當下發(fā)展形式作了詳細分析與展望。 首先,人工智能(AI)技術將更加廣泛地應用于眼科的眼病篩查診斷,幫助醫(yī)生提高科學性、精確性和效率。例如:一些團隊已經(jīng)開發(fā)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白內障診斷平臺,實現(xiàn)白內障AI 精準分類,這樣的系統(tǒng)在未來會經(jīng)過進一步迭代和優(yōu)化,更快、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病情,為治療提供指導;AI用于人工晶狀體屈光度計算更加精準;有可能出現(xiàn)機器人來替代人工手術,類似甚至超越達芬奇系統(tǒng)的手術輔助系統(tǒng)將提高眼科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準確性,并有助于實現(xiàn)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qū)醫(yī)療質量的同質化;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 5G 技術廣泛應用,眼科醫(yī)療將更加數(shù)字化,遠程眼科醫(yī)療也將逐步成為主流。 其次,白內障治療將出現(xiàn)革命性突破。姚教授團隊在內的許多研究團隊在白內障治療的潛在藥物篩選方面如羊毛甾醇、抗衰老藥物、mRNA等,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未來,能夠預防或逆轉白內障進展的藥物將會問世,人們可能只需要使用眼藥水就可以治療白內障。在手術治療方面,姚教授團隊還在干細胞誘導的離體/體內晶狀體再生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表示,熱切期待在未來十年內實現(xiàn)人眼晶狀體再生以治療白內障的可能性。 第三,生物醫(yī)用材料在眼科的臨床應用將更加廣泛,如人工角膜內皮,可攜帶抗菌、抗炎、防后發(fā)障的人工晶狀體,納米材料也有可能成為后抗生素時代應用于眼科耐藥菌、真菌和干眼治療的重要工具。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