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驗出高血糖,很多人都會一本正經地“科普”:不要緊,這是“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就恢復了!
但如果同時眼睛也出問題了呢?
浙大眼科醫(yī)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眼底病專科王瑤副主任醫(yī)師曾經接連接診了兩位女患者,兩人都罹患晚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力嚴重受損,巧合的是她們都曾在孕期查出過高血糖。
孕期血糖高可自愈?
粗心媽媽瀕臨失明
來自湖州的新手媽媽王女士去年順利誕下寶寶,美中不足的是孕27周時她雙眼視力急劇下降,在外院被診斷為眼底出血,血糖檢查結果高達12mmol/L。由于身處孕期無法做補救措施,病情一直拖延到了分娩。產后一月王女士便找到王瑤,當時她雙眼糖網已達第五期,其中左眼程度較重,已出現明顯積血和增殖膜,視力僅剩0.3,需盡快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
在糖網的分期中,四到六期屬于增殖期。在這些階段,視網膜大片出血甚至視網膜脫離等情況時有發(fā)生,甚至還可能出現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這種并發(fā)癥更為嚴重,且在年輕糖網患者中高發(fā)?!耙驗槠綍r疏于自我管理和體檢,大部分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就診時就已進入糖網增殖期,治療難度相對較大?!蓖醅幚^續(xù)說道,但也不必灰心,年輕人的視神經儲備和視網膜恢復能力相較于年長者更佳,如果手術順利,長期來看視力仍有希望得到相對好的恢復。
經王瑤手術治療后三個月復查,王女士左眼視力恢復到0.8,情況比較穩(wěn)定。
然而另一位二胎媽媽丁女士就沒這么幸運了,報告顯示她雙眼眼底玻璃體積血濃厚伴嚴重的牽引性視網膜脫離,厚厚的增殖膜遮蓋了最重要的視神經和黃斑組織,確診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達到六期。

(丁女士)玻切術中看到厚厚的增殖膜,遮蓋視神經和黃斑
“不應該啊,我只是妊娠期糖尿病而已,生完應該自愈了呀?!倍∨繉υ\斷結果將信將疑,但又不得不接受視力只有手動的現實。王瑤小心謹慎為她實施了玻切手術剝除增殖膜,手術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一年后視力逐漸恢復到了0.3,丁女士很欣慰,因為她又能看見她的寶寶了。
發(fā)病時間有據可循
兩個概念要搞清!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作為糖尿病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是女性妊娠期的首位致盲性眼病。妊娠期間糖網短期內進展的風險顯著增加,進展速度約是非妊娠患者的兩倍。其他高危因素還包括糖尿病病程、基礎視網膜病變水平、血糖血壓控制水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早期的糖網患病率為14%,而1型糖尿病則高達34%-72%。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婦中頗為常見,但并非孕期查出高血糖就代表妊娠期糖尿病。王瑤解釋:妊娠期糖尿病指婦女在孕前糖代謝正常,在孕期才出現的糖尿病,大多可通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控制血糖,分娩后可恢復,這些孕婦并不會在妊娠期發(fā)生糖網。
但約5-1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際上是孕前未診斷的2型糖尿病,這些患者在分娩后糖尿病持續(xù)存在,可能會在妊娠期間或分娩后發(fā)生糖網。“尤其是從未測過血糖的女性,極易混淆上述兩個概念?!鼻懊嫣岬降膬晌换颊弑銓儆谶@種情況。
糖網的發(fā)病前提是糖尿病的長病程。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發(fā)展到糖網,需要5-10年時間。換言之,兩位孕婦在孕期已出現糖網引起的視力下降,說明糖尿病患病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兩位孕婦過去從不體檢,未知自己何時患病,追蹤糖尿病家族史也從側面證實她們本身就具有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孕產婦是一類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的患者,多數不重視眼底檢查?!蓖醅幪岬?,根據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的指導,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在計劃妊娠之前,應將血糖盡量控制到正常水平并做詳細的眼底檢查,若存在重度非增殖期甚至增殖期糖網,可在妊娠前行眼底激光控制病情。妊娠后每三月應做眼底檢查,若發(fā)生重度非增殖期甚至增殖期糖網,可接受眼底激光。分娩之后的6-12個月,糖網進展的風險仍持續(xù)存在,仍需定期復查眼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也需要適當隨訪以確保妊娠期糖尿病的消退,以免漏診孕前未診斷的2型糖尿病。

談到糖網的防治,王瑤強調:第一要務要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糖網的發(fā)病沒有確定的時間,必須堅持定期進行眼底篩查和隨訪,才能達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的目的?!白⒁忤b別妊娠期糖尿病與糖尿病合并妊娠,重視圍妊娠期血糖檢測和眼科體檢,及早發(fā)現糖網病的端倪,及早介入治療,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以避免不可逆的永久性視力損害?!蓖醅幪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