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平的一端放上“明眸“與“健康”的砝碼,另一端放上“學業(yè)”和”未來”,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選擇?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和眼科醫(yī)生深入交流,你或許能成為有“遠見”的人。
當今社會,近視、牙齒、身高、鼻炎等成為了父母關注的新關鍵詞,你的孩子占了幾個?朋友圈常有來自新手爸媽的吐槽:養(yǎng)娃成本真的太高了,盡管教育減負,但孩子仍然有很多健康風險帶來的隱形家庭開支。也有不少家長間開始健康內卷:“我的孩子比同齡人長得高很多”、“我家孩子開學測視力沒有近視”……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學業(yè)之外這份健康“成績單”的重要性,他們開始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視力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以期望孩子能夠全面的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杭州市丁荷小學于9月1日開學第一天,倪海龍醫(yī)生為三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護眼講座。
近年來,近視、眼疲勞等眼睛問題在人群中呈現(xiàn)出越來越普遍的趨勢,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人們對于眼健康的關注。作為全國資深的近視防控專家,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視光中心主任倪海龍醫(yī)生重點指出,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由于學習壓力大、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戶外活動時間缺乏等原因,近視率呈現(xiàn)出快速上升的趨勢。
“希望小朋友書包可以卸下來,減負的真正落地。當前近視防控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痛點堵點,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孩子們真正跑動釋放天性的空間并不大,一些孩子喜歡課間宅在教室;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小時戴眼鏡長了可以手術,沒有清晰了解近視眼的危害;還有些孩子和父母斗智斗勇,來爭取看平板電腦的時間……”


講座中,倪海龍醫(yī)生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示了近視的危害以及科學護眼的幾大要素。他提醒家長,只有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應對學業(yè)和未來的挑戰(zhàn),家長在此期間要打好近視防控組合拳,做有“遠見”式的家長。

9月是第7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近視防控工作尤其應對注重行為干預,融入日常生活。教育部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成員兼家長宣講團團長倪海龍將持續(xù)走入杭州、溫州等多地中小學校園,陪伴孩子家長帶去科學的防近處方。

“上面的四個漫畫畫面有什么共同特性?”“孩子們都有家長的陪伴”……他將《倪海龍漫畫談近視防控》的科普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生活小劇場,進行解讀。孩子們最想要的是家長的陪伴,釋放玩耍的天性,倪海龍希望為人父母可以多陪陪孩子,保證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在家寫作業(yè)讀書時,家長可以關注到孩子的坐姿進行指導;家長可以放下手機,以身作則……
“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關注,共同呵護孩子的光明未來?!边@也是倪海龍的心愿,他將漫畫書制作成了電子動畫傳遞家長孩子,希望他們在擁有保護眼睛的科普知識的同時,不會掉入近視的誤區(qū),保護好孩子們這扇心靈的窗戶。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學眼科醫(yī)院